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领航 >> 党史学习教育 >> 活动报道 >> 正文

大道为史 天下为公——永利yl23411no1党史学习教育暨公共政策研究性学习与实践基地成果汇报会

[发布时间]:2021-06-10[浏览次数]:


公共政策研究性学习与实践基地(PPRLP)是永利yl23411no1依托本院优势力量,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精心打造的专业性、前瞻性、复合性学生培养基地。2020-2021年,基地充分将德育、思政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生专业发展以及使命担当相融合,成立了8个专题学习小组。各位小组成员在实践与学习过程中,以“大道为史,天下为公”为目标,将专业知识、时代背景与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充分结合,这期间,活动覆盖学院100余名同学,受到全院16位专业教师的指导和支持,组织集体学习活动达27次,形成8篇共计十六万余字的研习论文。

为检验学习成效、展示学习成果、表彰研习成绩,2021年6月9日下午2点半,永利yl23411no1党史学习教育暨公共政策研究性学习与实践基地成果汇报会在主教楼210顺利召开。出席本次成果汇报会的评委有: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宇环老师,学院党委委员张鹏老师,城市管理系刘慧老师,公共事业管理系刘一伟老师,同时参会的还有8个小组的学员。

 

参会评委老师

 

成果汇报会现场

【团队风采】(按照抽签决定的汇报顺序展示)

第一组中国自贸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队

 

该队从纵向、横向多角度分析了我国自贸区建设现状和建设成效,研究讨论了新加坡、纽约、伦敦、迪拜等国外城市的较为成功的自贸区建设经验,为我国的自贸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第二组第七纵队

 

 该队通过国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来对新中国的外交史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习近平外交思想及新时代中国特色周边外交体系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建立起对于新中国外交史及当前中国外交工作的整体认知。

第三组国家社会一体队

 

该队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选取特定的时间范围,基于米格代尔的“社会中的国家”视角进行分析,并在这一视角下基于G·John lkenberry的国家能力框架对欧洲国家意大利和德国抗疫前期的政策工具进行比较。

第四组随喜队

 

该队在梳理中国慈善事业以往组织建构、法律完善等成就的基础上,从新冠疫情这一特殊时期切入,把湖北省红十字会、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与武汉大学校友基金会在新冠疫情中的表现进行了对比与分析。根据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从理念、制度、手段三方面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建议。

第五组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就业研究小队

 

该队关注后疫情时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认为在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应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就业选择,国家政策方面要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继续给予政策倾斜,通过扩大就业,鼓励创业,高校扩招等多种手段妥善安置大学毕业生。

第六组青年“治院”队

 

该队采取多案例比较分析方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结合新时代社会治理理念对北京市和平街党建引领下的老旧小区改造、东风地区的红色物业入驻、劲松街道的社会资本引入和八里庄的大小物业嵌套四个老旧小区改造创新模式展开具体分析。

第七组大国战疫队

 

该队从国别比较的视野出发,选取意大利、法国、日本、中国四国作为跨国案例,集中剖析了各个国家有代表性的疫情应对策略,揭示了不同行政模式和体制差异下中西方疫情应对策略逻辑的区别。

第八组精城所治队

 

该队研究聚焦北京、上海等15个超大、特大城市的治理创新做法,探究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创新之路,总结其中的治理方式与发展脉络,提出契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超大城市创新治理之路的未来展望。

 

参会人员合影

本次成果汇报会在师生的积极参与与配合下成功举办,政管学子们也在这次的汇报中主动审视现实问题,关注社会热点和国家战略,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开展调研访谈和深入分析,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认知,集中展现了政管学子“大道为史,天下为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相信各位学子能在今后的研究性学习中,一步一个脚印,结出丰硕成果,谱写新篇章,铸就新辉煌。

附:永利yl23411no1党史学习教育暨公共政策研究性学习与实践基地成果汇报会获奖情况

所获奖项

队伍名称

研究主题

一等奖

(2个)

精城所治队

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创新之路

国家社会一体队

世界主要大国公共卫生安全治理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

二等奖

(3个)

随喜队

危机与机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中国的慈善事业

青年“治院”队

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基层治理

大国战疫队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疫情应对策略研究

三等奖

(3个)

中国自贸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队

中国自贸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研究

第七纵队

新时代中国特色周边外交体系建构的

时代背景及历史渊源探究

后疫情时期大学生就业研究小队

后疫情时代促进我国大学生毕业生

就业的政策措施